“建設一座充換電站,主要受到場地、電力、設備及建成之后的服務四大因素限制,而突破口又將是以服務為王。”9月28日,在常州舉行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采購節上,能鏈智電副總裁于翔接受南方+記者采訪時如是說。
他表示,相比歐美主要以私樁為主,當地居住更多的是獨立屋,國內以群居社區方式,難有足夠的獨立車位滿足補能需求,因此,我國充換電行業發展將以公共充電為主,并且是以公共快充或者超快充為主。
就在近,廣州市發布《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(2022-2024年)》,明確提出,2024年基本建成“一快一慢、有序充電”的充換電服務體系和“超充之都”,屆時,將建成超級快充站約1000座。
在于翔看來,1000座超充站對單一城市而言,能夠滿足充電需求,不過,在新能源補能方式上,技術還沒有定性,同時也不是的汽車都能滿足超充。“整體上看,這是一個適度超前的布局,而不是浪費式布局。”
伴隨著廣州等城市加速布局基礎設施,一個的萬億級產業鏈浮現。數據顯示,到2030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8000萬臺,預計需要2000萬根左右的公共充電樁。“我們做了一個假設,如果這2000萬根公共樁全是快充,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,配備一臺4萬元左右的120KW充電樁,再同步配備配電設施、變壓器等,一根雙槍充電樁要投入10萬塊錢以上,2000萬臺樁就是至少兩萬億起步的投資。”于翔說。
什么樣的場站,受消費者青睞?于翔談到,首先,是能夠提供免費停車的場地,限時免費的停車場受司機歡迎,是否配備衛生間、有休息室等等,都可以提升用戶黏性。此外,一些非電業務,如無人零售、無人餐飲、自助洗車、按摩椅等能為司機在充電場站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“過去充電是無人管理的方式,只有人與設備交流,如果構建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互動,將有助于提升站場的黏性。”于翔介紹說。
但限時免費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:擁有停車場的資源方,原本靠停車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,而如果運營充電的投資方入場后提供限時免費停車,這時資源方發現,充換電的服務分成還不如停車收益大,事后往往產生糾紛。
“我們會提供一個數據模型,通過提供完整的數據鏈條,清晰測算經濟價值,進而制定一個合理的收益分配。”于翔說,我們會告訴資源方,現在停車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獨的服務能力,而成為一個引流的工具,“如果兩個商場緊挨著,一個商場停車限免,另一個商場則不免,那么用戶肯定會用腳投票”。
其次,充電樁的運維也非常重要。據業內統計,現有公共充電樁的年故障率在10%以上,也就意味著,國內100多萬根公共充電樁中就有10多萬根是壞的。
針對運維中出現的問題,能鏈智電推出聚合式服務,“既然充電樁壞了沒有人修,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共享的方式,把市場上稀缺的運維力量整合起來復用”。
截至目前,能鏈智電已覆蓋全中國358個城市,接入充電槍超過40萬把,合作的充電站超過4.4萬座,并從2021年開始代理各家充電樁的品牌,今年充電樁的銷售額同比超過了70%。